手术机器人是一种精密的医疗设备,借助微创伤手术及相关基础技术的发展而发明。其被用于狭小的手术部位,实现人类能力范围以外的精准手术器械操控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,手术机器人按细分科室应用领域可划分为腔镜手术机器人、骨科手术机器人、泛血管手术机器人、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和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5个快速增长的外科领域。

腔镜手术机器人

可进行广泛类型的手术,例如泌尿外科、妇科、普外科手术。腔镜使外科医生的视线可延伸至病人的体内,而机械臂则模仿双手以操纵腔镜及手术器械。

骨科手术机器人

用于协助骨科手术,如关节置换手术及脊柱手术。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定位辅助进行手术,不仅可以精准定位、降低手术风险,让患者更快康复,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、减少患者射线暴露时间。普爱医疗PL300B骨科手术机器人搭配3D C形臂可以开展颈椎、胸椎、腰椎等多节段脊柱手术。

骨科手术机器人

泛血管手术机器人

主要运用于冠状动脉、脑血管、外周血管的介入治疗。

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

将相关手术器械通过人体自然腔道送达手术区域,并可控制机器人进行诊断或手术,可用于检查和治疗肺、肠和胃等器官。

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

用于经皮穿刺手术,是通过MRI、超声、CT等成像技术将目标解剖定位,引导反馈针头达到目标解剖结构,辅助完成经皮穿刺手术的机器人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手术机器人在国外已有30多年的应用历史;而在国内,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最早还是在2006年才开始的——当时,北京301医院引进了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。此后,手术机器人市场一直“不温不火”,直到近几年,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及政策支持,新产品陆续问世落地,相关应用进入了爆发期。

1)腔镜手术机器人作为最大的细分市场,可以运用在泌尿科、妇科、普外科手术等领域,美国直觉外科公司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。国内市场手术量日益增多,但有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末,美国的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为13.3%;而我国的渗透率只有0.5%,需求仍存在较大潜力。

2)骨科手术机器人中,关节置换手术应用范围广泛,国内手术仍处于起步阶段;脊柱手术机器人长期市场规模具备潜力,部分国产企业近年来崭露头角。2022614日,普爱医疗自主研发的骨科手术机器人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的上市批准。

3)泛血管手术机器人,我国心血管手术量巨大,手术机器人的参与度低,且当前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尚无产品在国家药监局获批,国内术式尚未起步。

4)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全球仍处在早期阶段,全球获批产品依然稀缺。

5)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国内手术量由2015年的2400例增长至2020年的2.26 万例(数据来源:弗若斯特沙利文),国内外已有多家企业展开布局。

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,并提出提高医疗器械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,重点发展影像设备、医用机器人等高性能诊疗设备。到如今工信部发布《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(2021-2025)》征求意见稿,鼓励手术机器人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规范应用。再到政策鼓励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,以有效改善价位问题。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在国内均具备较大潜力,且未来全球还将出现更多新术式的机器人,可见手术机器人发展机遇已至。